“十四五”期间,山东能源集团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构建了数字化转型总体蓝图,以“数智山能”建设为目标,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和煤炭产业智能化建设提档升级。
以“数”为基,构建数据资源池
山东能源集团总经理助理王立才表示:“长期以来,山东能源不断强化数据治理顶层设计。坚持全集团一盘棋,不断健全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建设,着力增强集团数据治理工作的系统性、整体性和协调性。”
在此基础上,山东能源集团按照“一数一源、应采尽采、集中治理、协同共享”的数据治理原则,构建统一数据湖,为数据资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。
该集团成立了数据标准工作团队,制定发布数据标准体系框架,成立专题工作组制定集团经营管理、安全生产和煤炭产业相关数据标准。截至目前,该集团已编制形成人力资源、财务、生产技术等领域业务数据、元数据和参考数据等标准规范20余项。
此外,该集团还建立企业数据资源目录。实施数据“入湖工程”,开展集团权属煤炭产业数据“上云入湖”,现已采集完成国内75对矿井安全生产及集团经营管理数据。
促“数”融合,打造综合管控平台
王立才介绍,山东能源集团以数据和业务的融合为重要抓手,通过业务数据化促进数据业务化,建设实施安全生产技术综合管控平台,通过该平台实现纵向和横向协同。
从纵向来看,山东能源集团管控主线,对各个二级集团、生产矿井的重大事项执行过程进行管控,同时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实时掌握,并对安全生产趋势进行研判,协同推进各单位生产运行。从横向来看,通过调度将采掘、机电、辅运、地测、洗选等系统数据建立关联。
王立才表示,通过纵向协同和横向协同,山东能源集团实现安全生产一体化协同管控,从而促进安全生产管控模式转变,风险、隐患、环保等在线闭环管理,实现“监管全覆盖、隐患零容忍、落实重实效”。
加“数”转型,赋能煤炭产业
王立才介绍,山东能源集团通过以数据统筹产业、人员、营销等资源要素,加强集团内各级单位资源的统一、同步和协同,提高了组织运行效率,实现产品和服务共享,以及地区协作、风险管控和资源配置的优化。
“在促进业务协同管控的同时,山东能源集团致力于打造煤炭产业产运储销和经营管理应用场景。”王立才说。以煤炭产业产运储销应用场景为例,该集团从多维度实现产运储业务协同及预警分析,充分发挥产品、区域、资源、服务之间的协同作用,保障产运储销供应链顺畅,不断提升运行效率。
通过深入推进“数据+煤炭”产业融合,山东能源集团实现煤炭产业业务管控强健、业务协同高效运营,让数据赋能产业,进而推动产业升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