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《中国工业史·煤炭工业卷》(简称《煤炭工业卷》)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。这是迄今为止一部纵贯古今的中国煤炭通史,在煤炭史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《中国工业史》是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牵头组织编纂的大型中国工业历史丛书。分为综合卷及各工业门类卷共21卷,纳入“十二五”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。《煤炭工业卷》是各工业卷的首卷。全书249.5万字,按历史分期设四篇,上中下三巨册。前有编撰说明、绪论,后有大事记、参考文献和后记。资料丰富、体例严谨、结构科学、史论鲜明、文字朴实。
我国不仅煤炭资源蕴藏丰厚,而且是世界上最早发现、认识和利用煤炭的国家之一。中国古代煤炭地质知识、开采技术和加工利用转化方式,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至近代,在列强大肆劫掠我国煤炭及战争频发的恶劣环境中,我国民族煤炭工业仍然曲折向前。煤矿工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阶级基础,为民族解放做出重大牺牲与贡献。新中国成立后,广大煤矿职工发扬特别能战斗精神,投身社会主义建设,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。改革开放以来,煤炭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。进入新时代之后,煤炭行业踔厉奋发,与时俱进,实现了高质量发展。数千年来,煤炭工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炭精神、煤炭经验、煤炭文化。《煤炭工业卷》应时而出,对于传承煤炭文化,赓续煤炭精神,借鉴煤炭智慧与经验,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。
该书不限于对史实的梳理叙述,突出了史论的表达。对史实进行解剖分析,力求提炼归纳出具有规律性的认识与观点。用充分的史实表明煤炭与煤炭工业的重要作用与地位,煤矿工人的重大奉献与牺牲。概括煤炭工业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与规律。梳理出新中国70年煤炭工业的十大成就、煤炭工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和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。从而使行业外人士了解煤炭工业的真实面貌,纠正一些不正确看法。同时,本书也激励广大煤矿职工坚持自信自强,在新时代进一步建功立业。
《煤炭工业卷》是一部严肃的学术性著作。编纂者功底扎实,笔力甚健。首先,是一个“通” 字。通史贵在通。该书把上下数千年煤炭历史打通,各阶段衔接紧密,结构设计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,使全书纵贯古今,横陈百事,系统性、连贯性较强,脉络清晰,聚数千年历史于一书,向读者展示了我国煤炭工业史的全景全貌。其次,是资料丰富翔实。在资料的搜集、鉴别、选用上下了大功夫,慎重以对。既吸收了他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,又发现了许多新资料。所引全部资料,均在页脚注明出处。共参考图书774部,期刊及论文217册(篇),书后附有参考文献检索目录。切实做到了每条必有出处,每事皆有所本,因而具有可靠性和可信性。再其次,是有明确而具体的体例规范,且严格恪守而不逾矩。注意文字简约朴实,具有可读性。使用数据、纪年、称谓、专业术语等皆按有关规定处理。这些都是复杂繁琐而耗费精力的工作。翻阅该书,其学术气氛和历史沧桑感,扑面而至。
根据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的部署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安排,《煤炭工业卷》的编纂任务由中国矿业大学承担。该校党委通盘谋划,精心组织,几次召开编纂工作推进会,及时解决问题;成立了编辑部,从有关单位抽调充实了编写人员;制定了编纂制度和工作规范,建立了资料室和数据库;形成了举全校之力共襄盛举的工作机制。从主编到撰稿人,以为煤炭工业书写正史、为矿工树碑立传的使命感、责任感,投身其中,善终其事。编纂人员均非专职,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、节假日工作。他们四处奔波查核资料,灯下走笔,对书稿反复讨论,广泛征求意见,修改润色,认真做好初审、复审、终审工作。费时7年,该书终于出版问世。煤炭管理部门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社团组织、煤炭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煤矿职工,对此给予了关注与支持,因而此书亦是煤炭力量、煤炭智慧的结晶。
煤炭文化建设任重道远。我们要振奋精神、脚踏实地,为实现煤炭工业文化新繁荣,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作出新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