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能新矿集团内蒙古能源新上海一号煤矿聚力攻克复合型软岩难题,通过一系列精准高效的保障措施,新上海一号煤矿月成巷进尺由原来的501米提高到648米,提速29%,人均工效达到0.19米/工,同比提高26.7%,创出软岩地质条件下快速掘进新纪录。
▲新上海一号煤矿矿区全景
“软岩是上海庙矿区主要的岩石特性,顶底板松软,遇水泥化,巷道变形严重,底鼓速度快,推采难度大,是贯穿整个矿井建设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技术难题。”新上海一号煤矿总工程师吕文斌介绍说。
受富水软岩影响,矿井巷道支护成本、掘进效率等多方面一直受到限制,一度沦为“僵尸企业”。新上海一号煤矿以壮士断腕、破釜沉舟的决心和信心,历经10年的科技攻关及生产实践破解难题,以装备升级、系统优化为抓手,加快推动掘进装备、技术和工艺革新,打造高标准化快速掘进作业线。
强化思想引领 稳定生产接续
新上海一号煤矿坚持向高端看齐,向前沿问道,提高“保掘进就是保产量、保接续”意识,各级管理人员牢固树立“采掘并举、掘进先行”理念,把掘进摆在高于采煤的地位来对待,用抓重大灾害防治的力度来抓掘进过程管控。坚定不移引进先进掘进设备,从设计源头把关,坚持“大断面、强支护、重装备”的巷道设计、支护、施工理念。
▲写实专班现场解难题
开展过程写实 剖析生产瓶颈
为深入剖析制约快速掘进瓶颈的系统、设备、管理等问题,新上海一号煤矿成立写实专班,对掘进系统、生产工序等进行全面写实。通过写实,发现制约快速掘进的主要因素是:正常截割阶段,掘进机总体动力不足,不能一次定位截割全断面,开机率平均28%;锚杆钻机受风压、水压影响较大,且钻进速度慢,永久支护用时长,占比达53%;运输系统复杂,皮带运输连续性制约快速掘进。针对写实发现问题进行系统化分析,制定设备升级和生产组织优化方案。
▲标准化巷道
优化生产工序 创新劳动组织
新上海一号煤矿根据地质条件实行差异化支护,制定针对性支护策略。对于顶板较为完整巷道适当增加循环进尺,减少掘进机退移频次,缩短重复布置支护设备时间,提高施工效率20%以上;保证帮部锚杆适宜支护高度,拓展底角锚杆支护空间,避免相互影响,增设机载液压前探梁,提高了临时支护效率和强度。
加快装备升级 进行系统优化
新上海一号煤矿采用侧卸式装岩机进行反底拱施工,实现机械化起底,将原来5-6人的工作减少到3-4人,施工效率提高40%以上。装备永磁皮带机,满足长距离运输要求。在采掘装备大量投用的基础上,建设全机械化运料系统,解决了掘进工作面至喷浆机段人工运料问题,建立一站式高效精准辅助运输,打造了整体化快速掘进。
“我们积极探索和推广软岩富水条件下的快速掘进工作,持续加强装备升级改造,建立快速掘进作业线全流程标准化配置,避免了掘进期间的交叉作业,实现现场多道工序平行作业,保证了施工质量,安全环境得到了改善,现场面貌、质量标准化水平稳步提升。”新上海一号煤矿党总支书记、矿长管彦太介绍。